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
文化塑造城市底蘊,燈光展現城市活力。開年以來,市路燈管理處將圍繞“奮力打造中西部發(fā)展的區(qū)域性中心城市”目標,聚焦管理維護提質效、隱患排查筑防線、景觀亮化提品質,主動解決市民“急難愁盼”,不斷打造襄陽宜居宜業(yè)宜樂宜游的良好照明環(huán)境,為市民營造安全、舒適的夜間出行環(huán)境和溫馨靚麗的城市夜景。
堅持干中學,提升管維質效。秉承“修亮一盞燈,奉獻一顆心”為民服務理念,用辛苦汗水保障市民走上明亮、安全、放心路。一是深化照亮回家路行動。聚焦老舊小區(qū)、背街小巷的路燈維護工作,堅持提前謀劃,靠前服務。重點巡查了幸福小區(qū)、毛紡小區(qū)、鳳雛家園小區(qū)等40余個老舊小區(qū),處理線路故障40余處,更換老舊燈具30余組,保障了群眾出行安全。二是優(yōu)化管理質效。利用“我在照明一線”微信平臺,及時反映工作動態(tài),提高了管維效率。8個路燈管理所堅持“白加黑”“五加二”工作制,白天,精心排查每一條線路,處理好故障;夜晚,細心處置、維修維護好每一盞路燈,確保“有燈必亮”,方便市民夜晚平安出行,維修更換損壞路燈100余盞,更換線纜1200余米。三深化服務理念。暢通市民投訴渠道,接受群眾監(jiān)督,向全市300余個社區(qū)及部分群眾發(fā)放“路燈便民服務卡”,主動公開片區(qū)所長電話,讓市民一個電話就能找到所長,減少了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確保每一個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落實解決,避免了推諉扯皮,做到了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落實。
做好學中干,筑牢安全防線。以“釘釘子”精神腳踏實地,在城市照明管理維護中除隱患保安全,用辛苦指數換城市的明亮系數。一是以嚴苛標準在“空中脈絡”清隱患。對老舊小區(qū)架空線纜展開拉網式排查,丈量線纜狀況,記錄問題點位,制定整改方案。對年久失修的廢棄線纜進行全面清理;對交叉線路進行統一捆扎、套管保護,確保布線橫平豎直;對線纜老舊、絕緣層破損等隱患點位建立臺賬,實行“一路一策”銷號管理,更換老化破損線纜1000余米,保證城市“天際線”逐步恢復清朗。二是以嚴謹態(tài)度在“電力心臟”穩(wěn)運行,對全市范圍內358臺變壓器和1000余臺控制箱進行全面“體檢”,詳細記錄臺賬,制定整改方案。主要檢查控制柜柜門是否緊閉、內部線路連接是否松動、控制元件是否正常運行,重點關注變壓器絕緣油量、繞組溫度、負荷情況等關鍵指標,保障路燈電力供應的穩(wěn)定與安全。三是以嚴密舉措在 “地下關節(jié)” 保暢通,對全市路燈窨井蓋及井下線纜、分支線路進行“清淤式”排查,重點整治井蓋破損塌陷、漏電風險、線路交叉纏繞等問題,同步清理井內積水雜物,規(guī)范捆扎凌亂線纜,共修復20余枚下陷路燈窨井蓋的井蓋井體,為整個路燈系統的順暢運行夯實基礎。
踐中精,打造城市夜間靚麗名片。利用三江五岸亮化工程,加強節(jié)日的氛圍營造,致力于將燈光藝術融入城市生活,讓城市時刻散發(fā)獨特魅力。一是燈光秀打造靚麗夜景。圍繞襄陽的歷史文化、重大節(jié)日、城市發(fā)展成就等主題,精心策劃燈光秀,在春節(jié)、元宵節(jié)期間,漢江兩岸樓宇及橋梁亮化循環(huán)播放特色燈光秀,展示襄陽的民俗風情,還增添“猜字謎”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并適時延長播放時效,更好的彰顯襄陽歷史文化底蘊,擦亮襄陽城市夜間靚麗名片。二是燈光藝術彰顯靚麗夜景。春節(jié)期間,在臨漢門城墻周邊道路,懸掛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燈籠燈200余盞,通過燈光藝術與城市建筑相結合,提升了城市夜景的觀賞性和文化品位。三是網絡安全守護靚麗夜景。嚴格抓牢燈光秀領域安全防護,每周堅持排查并修復燈光秀網絡運維漏洞,從源頭梳理排查播報安全,嚴格實行燈光秀三級審查制度,從內容源頭到播放呈現,全方位把控,筑牢網絡意識形態(tài)安全堤壩。
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(chuàng)作者所有,未經授權,謝絕轉載。
上一篇:政策新聞 | 撫順市城市建設發(fā)展促進中心2025年度部門預算
下一篇:政策新聞 | 關于對《嘉興市住建局關于公開征求<嘉興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辦法(試行)(征求意見稿)>意見的公告》的反饋
推薦專題